當前位置:生活 > 正文
四川多家門店名字被改成拼音
2022-06-30 10:32:54 來源: 東方資訊

開店做生意是挺不容易的

開店前就要去考察市場,選擇人流和位置都合適的,還要起個通俗易懂的名字。

讓人路過就知道是賣什么的,這樣才能夸長客源,讓人知道這里開了家什么店。

要是起個不知所謂的店名,生意做失敗的可能性極大,也有可能不是想這么叫的。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面館老板就在吐槽,店名被改成了拼音版本的。

雖然看著很高大上了,但是別人路過自家門店,根本不知道是賣面的。

事情發(fā)生在四川成都,位于錦江區(qū)一環(huán)路五段附近。

有7家面朝馬路的門店,他們的招牌很高大上,讓人都看不懂是賣什么的。

可能路人會以為是英語,仔細看下會發(fā)現(xiàn)是拼音,這些店也是賣普通東西。

有的是開酒店的,有的是賣燈具的,有的是賣吃喝的,價格也不是特別貴。

為何要把店名改得這么不知所謂,提到這事這7位老板們也都很想吐槽。

去年說要辦迎新大運會,讓老板們配合改招牌名,剛開始改得倒是還可以。

門頭招牌上有大字的中文,底下加了個小字的拼音,后面又來改了一次。

這回把拼音變成大字的,把中文給改成小字的,一下就看著很高大上了。

但是老板們卻高興不起來,比如一位開面館的老板,他就感覺生意受影響。

本來就是個賣面的,把店內(nèi)改成拼音版后,路人經(jīng)常都看不懂是賣什么的。

不過這情況也快過去了,目前街道已經(jīng)在整改,很快就會換回中文的店名。

為了顯示出高大上的氣氛,把店名改成拼音是否合適?網(wǎng)友們也都議論紛紛。

有人說,改成拼音沒有什么用,應(yīng)該要改成英語才對,不然外國友人也看不懂。

也有人說,第一次改得就挺好的,在店名下加個小字的英語或拼音是最合適的。

還有人說,讓老板們配合一下能理解,但是過去也應(yīng)該盡快動手把店名改回來。

一個整潔的環(huán)境可以給人留下好印象,迎新大運會整改一下街面風格,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整改也要有合適的方式,形式主義是真的不可取。

只要給門店更換個招牌,統(tǒng)一以相同的顏色就好看,真沒必要連店名都要用拼音。

國人路過看得莫名其妙,外國友人經(jīng)過也看不懂,這家門店到底是賣什么的。

在店名下加排英語就完美了

要是擔心外國友人看不到,,國人和外國人都能看懂。

相信老板也不會吐槽了,更加不會到網(wǎng)上曝光,希望能換回原本的招牌。

責任編輯:zN_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