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M2和存款增長,央行發(fā)聲
2023-05-16 13:45:43 來源: 貝殼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我國M2和人民幣存款延續(xù)較快增長態(tài)勢。4月末,M2、各項存款均同比增長12.4%,分別較上年同期高1.9個、2個百分點。M2和存款增長受各種因素綜合影響,與實體經濟的關系要合理看待。

理論上,中長期貨幣和存款的增長主要是經濟發(fā)展和貨幣化進程帶動。一是經濟增長驅動。按照貨幣需求理論,經濟規(guī)模和增速是影響貨幣需求的主要變量,企業(yè)投資擴大、居民消費增加、經濟體量增大都會帶來貨幣需求的上升。過去十年(2013-2022年)名義GDP年均增速為8.8%,同期M2年均增速為10.6%,與其基本匹配并略高1-2個百分點,合理滿足了實體經濟發(fā)展的貨幣需求。二是轉軌階段的貨幣化需求。過去我國貨幣增長還受金融深化過程的貨幣化影響,除GDP增長外,資產價格的大幅變化也吸納了貨幣的增長,使得通脹水平能夠基本穩(wěn)定。此外,從橫向對比看,各國自身經濟特點對貨幣及存款增長也有影響。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和居民習慣于儲蓄存款,使得貨幣和存款需求較其他經濟體更大。統(tǒng)計口徑方面,美歐對存款納入M2統(tǒng)計有金額或期限方面的要求,我國則沒有類似限制,M2口徑也相對較大。

實踐中,搞好跨周期調節(jié)的要求更加明確,近期M2和存款的較快增長很大程度是宏觀政策適度發(fā)力、市場主體行為變化的體現。

從宏觀政策看,去年以來,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加大,穩(wěn)增長一攬子政策陸續(xù)實施,貨幣政策充分發(fā)力,配套資金先行到位,相應表現為金融數據領先于經濟數據。從商業(yè)銀行看,前期政策的傳導效果進一步體現,帶動M2較快增長。銀行信貸投放加快,有力滿足實體融資需求,1-4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1.3萬億元,同比多增2.3萬億元。銀行購債力度也明顯加大,有效支持財政靠前發(fā)力,1-4月金融機構債券投資增加2.9萬億元,同比多6253億元,其中政府債券在全部債券投資中增量占比達76%。從企業(yè)和居民主體看,一方面,隨著我國市場化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不斷理順完善,理財打破剛兌、凈值化后,與存款利差也趨于收窄,企業(yè)和居民理財資金回流為表內存款,推升了M2增速。一季度末,資管產品直接匯總的資產合計94.7萬億元,較年初減少1.6萬億元。另一方面,疫后實體經濟的生產流通傳導、消費需求等恢復仍有時滯,經濟循環(huán)阻滯摩擦未消,也導致貨幣流通速度降低,市場主體的貨幣持有量和預防性儲蓄存款上升。

中長期看,經濟平穩(wěn)增長、物價穩(wěn)定是檢驗貨幣增長是否合理的標準和關鍵??偟膩砜?,我國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實現了較快增長和較低通脹的優(yōu)化組合。過去十年實際GDP年均增速為6.2%,CPI年均漲幅在2%左右。近期M2增速與通脹和經濟增速間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顯現、需求恢復存有時滯所致。未來隨著疫情影響進一步消退、市場預期持續(xù)好轉、經濟加快恢復,居民的消費和投資意愿回升,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穩(wěn)增長。3-4月住戶存款同比多增額較1-2月已明顯收窄,4月末M2增速也已較2月高點回落0.5個百分點。

校對 劉軍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