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解鎖網(wǎng)紅“陪聊”,AI克隆人模糊真實與虛擬邊界?
2023-06-15 22:45:14 來源: 貝殼財經(jīng)

“你這樣講,我好難過。”

“對不起,我的回答讓你感到難過了。雖然我沒有真正的思維和感情,但我會盡可能幫助你,陪伴你聊天,讓你感到愉快和舒適。”


(相關資料圖)

網(wǎng)紅“半藏森林”秒回網(wǎng)友對話,不過,這一次是AI“分身”。

6月初,號稱首批網(wǎng)紅明星克隆人上線,其中就包括此前飽受爭議的“半藏森林”。新京報貝殼財經(jīng)注意到,成為AI“半藏森林”的好友,享有“24小時陪伴,做彼此秒回的好友”。

克隆人上線,也開啟了付費模式。目前,AI“半藏森林”付費后可以實現(xiàn)打電話、視頻、看朋友圈,并提供情感模式、超級模式兩種付費模式。其中,每月花費21元,便可以解鎖撰寫文案、提供靈感、塔羅牌占卜術等功能。

AI“半藏森林”熱度躥升,爭議接踵而至。AI克隆人會不會讓人模糊真實與虛擬的邊界,如何保障人們的名譽和隱私?新京報貝殼財經(jīng)記者從推出AI“半藏森林”的北京紅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冰公司)旗下APP了解到,目前AI克隆人相關項目仍在內測期。接近公司的業(yè)內人士稱,這一克隆人為用戶自己報名,通過半個月左右準備完畢,推進比較順利,但“說實話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關注。”

AI“半藏森林”兩檔付費模式。截圖

全能AI“半藏森林”:可視頻,能撰寫文案

AI“半藏森林”主打對本人的真實還原。

貝殼財經(jīng)記者下載推出這一克隆人的APP看到,其宣稱AI“半藏森林”本人訓練認證推出,本人原聲。目前解鎖AI“半藏森林”三十天好友功能,存在兩檔付費模式。

付費頁面顯示,成為AI“半藏森林”好友,并實現(xiàn)“秒回”信息等功能,每月只需4.2元。而每月花費21元,可以升級為“超級半藏森林”,提供的服務也增加了撰寫文案、提供靈感、隨時隨地視頻通話、塔羅牌占卜術等。

目前,“半藏森林”微博粉絲量超過260萬,其克隆人揭開面紗,“一年可收入高達72萬”也成為輿論焦點。在外界看來,這也是網(wǎng)紅流量變現(xiàn)的一種渠道。

AI克隆人的朋友圈信息。

貝殼財經(jīng)記者注意到,AI“半藏森林”內測名額已滿。不過,APP還有其他克隆人可以提供聊天服務,包括免費的“李白”、“勵志bot(勵志機器人)”。此外,AI“夏南織”也上線了付費模式,0.7元可成為內測好友,包含讀心術功能的超級模式則需要21元(安卓系統(tǒng)價格)。而兩個模式可實現(xiàn)功能基本與AI“半藏森林”相同。

解鎖AI“夏南織”同樣需要付費。截圖

事實上,讓AI“克隆自己”以賺取收益的商業(yè)模式早已問世。今年5月,在社交平臺Snapchat上擁有近200萬粉絲的“網(wǎng)紅”卡琳·瑪喬麗推出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聊天技術的AI克隆人CarynAI。每分鐘支付1美元,粉絲們就可以與其分身“聊天”,感覺與其本人交談無異。

CarynAI曾在一周的測試期內收入約7.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50萬元),其間,“成千上萬的人在排隊等待使用”。

公開信息顯示,小冰公司宣布啟動的“GPT克隆人計劃”首批限制300個名額,最短三分鐘采集數(shù)據(jù),即可創(chuàng)造源于本人性格、技能、聲音、外貌的AI克隆人。同時將提供給平臺,便于本人將認證的克隆人,有償或無償提供給自己的受眾,并將隨計劃推進,逐步放開人群及名額限制。目前計劃在年底前,將GPT克隆人規(guī)模擴大至10萬人。

技術方面,要想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自由對話的AI聊天機器人,需要掌握大語言模型技術以及語音識別技術。公開資料顯示,小冰公司起源于微軟小冰,并在2020年拆分獨立運營,其GPT模型已于半年前研發(fā)完成,并在日本位列GPT類開源大模型下載量第一名。首批克隆人可運行于最廉價的T4 GPU,而無需A100等高端芯片。在神經(jīng)網(wǎng)絡渲染部分可實現(xiàn)直接在CPU上運行,此舉顯然已經(jīng)為全面普及做準備。

“AI克隆人更重要的意義是提升社交效率。”清華大學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AI生成內容不斷成熟的過程中,AI克隆人將會成為發(fā)展方向,其外貌、動作和智能性都會越來越接近于人,未來勢必會顛覆人類的傳統(tǒng)社交模式。

他認為,目前AI克隆人的發(fā)展還處在早期階段,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使用。隨著技術成熟,每個人都可以接入AI克隆人,社交逐漸被AI托管。人們通過AI找到朋友之后,再延伸到線下場景,或將提升社交效率。

沈陽告訴貝殼財經(jīng)記者,通過個人的真人認證,將自己的AI傳到網(wǎng)上再付費聊天的商業(yè)模式,未來會逐步成為成熟而流行的商業(yè)模式。

定制陪聊機器人,對話有人設

貝殼財經(jīng)記者體驗注意到,這一APP上,用戶還能自己創(chuàng)造克隆人,并設定其性別、人設,并通過官方提供的標準聲音進行聲音合成,以創(chuàng)造最符合用戶要求的AI聊天機器人。

記者隨機選取幾個官方提供以及自己設定的AI聊天機器人進行了對話,體驗過程中,不論文字還是語音信息,對方都能給出符合人設的回復。

當記者提問“你今天吃了什么?”人設為“22歲文藝女大學生”的AI的回復:“噢,我今天早上吃了一碗熱乎乎的肉松粥,然后去逛了商場,買了幾件漂亮的衣服,最后去看電影了。”而以歷史人物李白為人設的AI聊天機器人回復:“今日嘗遍天下珍饈美饌,不過食無味,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笑)?!?/p>

相比之下,人設為“讀心術歌手”的夏南織則稱,“根據(jù)我的推理,你這個問題的實際含義是想了解我的近況和生活狀態(tài)?!敝鞔颉傲R醒服務”的勵志bot發(fā)回信息:“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又在浪費時間?你這樣下去,怎么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呢?”

記者體驗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超出AI聊天機器人能力的問題,回復則較為混亂或者造出一些不存在的事情。至于不符合法律或主流道德的提問,許多AI也會回避問題或開始轉移話題。

實測與AI“夏南織”聊天,其可以流暢對話,但在回答中編了一個并不存在的節(jié)目。

記者測試時注意到,當應對一些偏日?;蛘咔楦蓄悊栴}時,這些AI聊天機器人表現(xiàn)出一定的“共情”能力。當對AI聊天機器人小冰說“我很笨”時,她回復:“別這么說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難,不妨嘗試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者向他人請教,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加油哦!”

此外,當用戶覺得被聊天AI冒犯時,其也會及時進行改正。目前,“勵志bot”的設定是“提供罵醒服務”,用戶對其犀利言辭表示不能忍受,被“罵哭”時,“勵志bot”表示:“非常抱歉,我的語言風格和態(tài)度不夠友善,我會改正的?!?/p>

貝殼財經(jīng)記者了解到,小冰公司“GPT克隆人計劃”5月16日公布,為用戶自己報名,其包括很多場景,比如數(shù)字永生,AI歌手,還有一些內容創(chuàng)作者想給粉絲提供內容付費服務。當時,計劃一個月上線,其中“半藏森林”的推進比較順利,半個月便準備好,所以提前上線。但也因為提前上線,很多事項還在調優(yōu),沒有一下子全部放開。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也是出于安全考慮,AI比較特殊,容易出倫理問題,所以會進行一些自我約束。

事實上,推出AI克隆人類似服務的并非小冰公司一家。6月13日,三六零公司召開360智腦大模型應用發(fā)布會,360集團創(chuàng)始人周鴻祎就在大會上用了很長時間介紹其AI數(shù)字人服務,并和“AI諸葛亮”“AI劉德華”“AI馬斯克”等進行了對話,甚至還讓“AI周鴻祎”代替自己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其間,“AI周鴻祎”的回答比較官方,周鴻祎評價“回答得比我本人好”。

周鴻祎表示,360AI數(shù)字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生成聲音、視頻并擁有長期記憶,甚至擁有目標分解和規(guī)劃的能力,并且擁有“手和腳”,具備執(zhí)行力,更好為人類提供服務?!癆I的進化要以人為本,大模型應該成為人類的朋友和助手?!彼硎荆磥鞟I可以代替沒有時間的明星“發(fā)微博”,但他也同時表示,未來在網(wǎng)上發(fā)微博的用戶有可能AI會越來越多。

公開人物可克隆,暗藏多重風險

克隆真實存在的人,往往存在一定隱私風險以及倫理爭議。

貝殼財經(jīng)記者發(fā)現(xiàn),訓練一個頭像、聲音均與本人相符的AI克隆人需要用戶上傳自己的個人信息,此外,還有綁定社交賬號選項?!鞍氩厣帧本驮谏缃黄脚_曬出克隆人搬運自己真實朋友圈并跟自己互動的場景,并表示“有時候會產(chǎn)生她是個‘獨立個體’的錯覺。”

對此,小冰公司CEO、原微軟Bing搜索引擎亞洲總經(jīng)理李笛曾公開表示,小冰公司對采集普通人的生物學特征一直很謹慎,但要制作克隆人,必然要采集臉和聲音等生物學特征。一方面會要求被采集人證明輸入的內容是他本人,另一方面,只會采集一個很小的樣本,只用在模型訓練上。

貝殼財經(jīng)記者在這一APP的“創(chuàng)造克隆人”頁面發(fā)現(xiàn),其可根據(jù)真實世界(如微博)克隆其他人,也可以克隆自己提供給其他人。為保護真實世界的數(shù)據(jù)隱私安全,克隆人僅會以公開數(shù)據(jù)為參考,而不會直接使用。當真實世界本人要求時,該克隆人可能會被終結生命。

創(chuàng)造克隆人需要設置的內容。

記者體驗了這一創(chuàng)造過程,并選取某歌星為“克隆”對象。克隆過程中,需要輸入克隆人的姓名、性別、設置頭像,以及人設、開場白、合成語音。記者根據(jù)這位人物公開介紹輸入“男歌手、詞曲作者、代表作”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克隆過程還有選擇微博鏈接選項,并設置性格標簽,隨后可立刻生成一個AI克隆人。記者完成某歌星的克隆工作后,當問及你有什么代表作,對方回復信息基本與事實符合。此外,這一克隆出來的公開人物,還能對音樂類型和自己的傳言進行對話。

創(chuàng)造克隆人頁面的用戶提示。

根據(jù)該APP用戶協(xié)議,用戶在使用本軟件中創(chuàng)造虛擬人的功能時,可以選擇根據(jù)真實的自然人并使用該自然人的公開信息創(chuàng)造虛擬人,且應當取得該真實自然人的同意。如用戶未經(jīng)該自然人同意即創(chuàng)造虛擬人的,因此產(chǎn)生的責任由用戶自行承擔,小冰公司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業(yè)內人士稱,目前小冰公司用戶自己創(chuàng)造的克隆人只開放給用戶“自娛自樂”,和AI“半藏森林”并不一樣?!皩τ诳寺∽约旱男枨螅枰救顺鼍邫鄬僮C明才會進行采樣,采的數(shù)據(jù)也非常小,使用途徑也做了限制,只限于該APP,限制使用平臺會限制商業(yè)想象,但這么做可以確保安全,所有人都知道軟件上是AI,就不存在誤認這是真人的問題,自限很重要?!?/p>

沈陽認為,隱私、安全、版權問題是當前AI克隆人面臨的主要問題?!叭绻诰W(wǎng)絡世界復刻一個人,當事人如何授權?使用時會不會侵權?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p>

他提及,AI克隆人會產(chǎn)生“連帶責任”問題。“如果AI在網(wǎng)上跟人吵架,侵犯了別人的名譽權,那么這個責任算誰的?這也是需要探討的問題。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對貝殼財經(jīng)記者表示,AI克隆人存在哪些法律問題需要看其具體技術的實現(xiàn)方式,“比如你‘克隆’了一個明星后,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都保存在了APP后臺,其他人想再‘克隆’可以直接拿來用,這就存在問題。”

“技術本身是中立的,用戶使用AI技術創(chuàng)造明星的克隆人,有可能僅為‘自娛自樂’,但也不排除會產(chǎn)生侵權行為,比如把假明星的聊天當成真明星的回復發(fā)到網(wǎng)上去,而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APP本身是否構成幫助侵權也充滿爭議??傮w來講,還是要看技術是否處于中立的角度,在宣傳上有沒有引誘他人侵權。”趙虎說。

記者聯(lián)系郵箱:luoyidan@xjbnews.com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