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經(jīng)驗總結(jié)(1)輸澳大利亞0:3,其實一點都不冤枉
2022-01-18 16:31:03 來源: 懂球號

兩回合面對國足取得4分,澳大利亞可以說讓國足吃盡了苦頭,這期不談比賽中技戰(zhàn)術的東西,單就球員的國籍和效力俱樂部來講一講我們面對的是一支什么樣的球隊。

先來看個視頻吧,大家評判評判說的對不對

這是15年前中國最好的解說員黃健翔的話,在他看來澳大利亞隊是一支澳超水平的球隊,中國并不懼怕對手,第二回合戰(zhàn)平澳大利亞是雙方真實的實力寫照,事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那我們先來看看兩回合和中國交手過的球員名單吧

數(shù)字代表球員穿的號碼,第六列的“首”代表澳大利亞和國足首回合較量,第七列則為次回合較量;紫紅色代表球員首發(fā),綠色代表替補登場,黑色為替補席觀戰(zhàn)球員

兩回合加起來共有28名球員進入大名單,其中第一回合首發(fā)的蘇塔、塔加特、羅吉奇第二回合均未進入大名單,第一回合進球的馬比爾的首發(fā)位置也換成了澳大利亞90后德國留洋領軍人物、隊長馬修-萊基。

先看第一回合的首發(fā)11人,門將位置上是西甲瓦倫西亞隊的馬修-瑞安,可以算得上現(xiàn)在的亞洲門將天花板,澳大利亞那場比賽的頭號球星;后衛(wèi)線分別是土超的比伊奇、英冠的蘇塔、比甲的賽恩斯伯里、澳甲豪門悉尼FC的格蘭特;雙后腰分別是德甲法蘭克福的赫魯斯蒂奇、德乙圣保利的麥克爾·歐文,前場四人分別是丹麥超中日德蘭的馬比爾、蘇超班霸凱爾特人的羅吉奇、蘇超伯尼希安隊的博伊爾,J聯(lián)賽大阪櫻花的塔加特;第二回合更換的4名首發(fā)中,德格內(nèi)克來自塞爾維亞超豪門貝爾格萊德紅星,杰戈來自希臘超球隊阿里斯,馬修萊基效力于本土豪門墨爾本城,米切爾·杜克來自J2聯(lián)賽。

簡單總結(jié)一下,15個人中,兩人來自五大聯(lián)賽,7人來自比五大聯(lián)賽稍弱的歐洲主流聯(lián)賽(蘇超、比甲、土超、丹超),兩人來自五大聯(lián)賽下面的二級聯(lián)賽(英冠、德乙),還有4人在亞洲聯(lián)賽踢球。

再判斷這支澳大利亞的實力究竟能不能和澳超水平劃等號之前,我們可以先來想想我們聯(lián)賽和澳超聯(lián)賽歐洲聯(lián)賽的差距問題:換句話說,(1)澳大利亞國家隊到底是不是澳超水平 (2)國足面對澳超球隊真的就不怕了嗎?

實際情況是,國足最好的球員在西乙能踢上輪換,到了西甲只能坐替補席,蔣光太和阿蘭可以有踢得上英冠半主力的能力,剩下的球員放到英國或是西班牙的第三級別聯(lián)賽(英甲、西協(xié)甲)都踢不上主力;澳超算是什么水平?熟悉亞冠的朋友們大概都記得中國球隊碰到澳超球隊的交鋒記錄,巔峰恒大面對西悉尼流浪者不輕松,當年的山東魯能也是蒿俊閔最后一分鐘才絕殺悉尼FC,從強隊來看,金元時代擁有頂配外援的中超球隊可以勉強和澳超球隊五五開,而大部分澳超球員在澳大利亞國家隊根本踢不上主力,只有極少數(shù)佼佼者才能獲得一席之地。

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三個結(jié)論:

1.澳大利亞國家隊實力遠強于澳超任何一支球隊

2.澳超豪門和中超豪門五五開,但澳超整體平均實力遠強于中超

3.有外援的中超球隊可以和澳超球隊水平接近,并不代表現(xiàn)在的國足就真的具備和澳超球隊掰手腕的能力

不妨來看看這幾名當下不在歐洲踢球的的球員的履歷:

(1)馬修-萊基

2009-2010賽季中,馬修萊基在亞冠比賽面對浦項制鐵和山東魯能均取得了進球,隨即在處子賽季首發(fā)20次打入3粒進球,10-11賽季更進一步,21次出場打入7粒進球,隨著在賽季的出色表現(xiàn),萊基引起了德甲球隊門興格拉德巴赫的注意,在賽季結(jié)束后,馬修萊基簽約門興格拉德巴赫。

從2011年加盟門興,馬修萊基的德國生涯一踢就是十年,直到與中國隊比賽前不久才回國;這十年間除了剛來的11-12賽季以及19-20、20-21賽季是替補,其余7年間,萊基作為主力踢了3年德乙和4年德甲。

(2)塔加特

除了蘇超旅歐生涯失敗,塔加特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韓國聯(lián)賽均大殺四方,其中18-19賽季獲得了K聯(lián)賽金靴

(3)米切爾-杜克

米切爾杜克是名氣最小的一個?他是國足頭號殺手!

或許這個賽季效力J2聯(lián)賽讓他看起來并不像那些旅歐球員那么星光閃耀,但他在西悉尼流浪者可是證明過自己的,這兩回合比賽,他都有進球。

(4)穆伊

穆伊有多狠?不僅在海港隊實力超群,之前3年英超和一年英冠均為球隊絕對主力、中場核心,碾壓國內(nèi)所有中場球員的存在

還記得13年東亞杯那場4:3嗎?那場穆伊、塔加特和杜克都進球了,加上最近這兩球,杜克面對國足的進球超過了前輩卡希爾

替補席上的麥克格文,連同首發(fā)的賽恩斯伯里,均是中超舊將,兩人都踢過世界杯的比賽,而在中超,他們的實力比國產(chǎn)中后衛(wèi)強多少,魯蘇的球迷基本上都心里有數(shù)。

看了一圈下來,唯一一個可以稱得上弱點的就是右后衛(wèi)格蘭特了,身高1.76的他此前在亞冠中被李圣龍頭球力壓破門。

但很可惜的是,這兩場比賽國足甚至沒有創(chuàng)造出一次像樣的傳中機會,所以格蘭特這兩場比賽防守均比較穩(wěn)健

最后說說他們雙重國籍球員的問題

這張圖記錄了自2014世界杯以來四屆大賽和兩戰(zhàn)國足的66名國腳,多達47人都有第二國籍,除了美洲,這些球員遍布亞、歐、非、大洋洲,蘇格蘭9人、英格蘭8人、克羅地亞8人、希臘5人,意大利4人,塞爾維亞3人,荷蘭2人,西班牙、法國、波黑、斯洛文尼亞、土耳其、伊朗、黎巴嫩、以色列、阿富汗、薩摩亞(卡希爾)、南蘇丹各一人。這其中,擁有英格蘭和蘇格蘭籍貫的球員要得益于語言文化的便利,而多達13名來自前南斯拉夫地區(qū)的球員都和90年代南斯拉夫內(nèi)戰(zhàn)有關,大量移民前往澳大利亞;馬比爾更特殊,他出生在南蘇丹的一個難民營,隨父母來到澳大利亞,從小接受足球教育,并展現(xiàn)了驚人的天賦,20歲便被中日德蘭球探帶到了歐洲,效力至今。

有時候我們的球迷會苦惱,為什么像澳大利亞球員可以暢通無阻去歐洲,我們的球員很多時候卻面臨語言問題:與其怨天尤人,不如看看我們的鄰居都做了些什么:韓國推出的留洋計劃,所有小球員均在16歲以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著自己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良好的職業(yè)素質(zhì),譬如亞洲天王孫興慜,他在16歲前除了年復一年魔鬼般的球感訓練,在這些年中一直在韓國的小學和初高中度過,漂洋過海遠赴德國時已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懂得規(guī)避誘惑的年輕人;日本為了球員留洋,不惜重金直接買下了比甲圣圖爾登俱樂部作為留洋中轉(zhuǎn)站;卡塔爾更絕,下達國王令要求振興體育后,除了阿斯拜爾青訓學校建立,在歐洲更是買下了比乙歐本、西乙萊昂文體、奧地利林茨三家俱樂部。

與其怨天尤人,與其抱怨,不如多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因為每次惋惜看起來都是“差之毫厘”、實則必然的失敗,錯過了一屆又一屆年輕球員的大好青春。

關鍵詞: 澳大利亞 海港
責任編輯:zN_2403